大公司不肯做旧房装修
市民邹女士打算把自己的旧房子重新进行装修,以提高家居的档次。为此,她到网上查询了筑城一些家装企业名单,选择了一家大公司。
但是,咨询电话打过去后,对方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房子是什么年代的”,邹女士回答是上世纪90年代的框架结构,对方立刻表示他们不做旧房改造。
记者在采访了解到,不愿意做旧房改造装修的多半是规模较大的家装公司。
其原因一是旧房改造包含拆旧部分,成本较高。二是旧房改造风险较大。在砸墙、敲地砖时很可能破坏原来的防水层,甚至产生安全隐患,装修公司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承担这份风险。
三是旧房改造工期较长,“禁忌”较多,同时还得特别小心不能扰民,一些家装公司因怕麻烦,干脆把送上门的业务推掉。
此外,旧房大多房型陈旧,布局不够合理,一些设计师担心自己的设计理念受到限制。
正是这众多因素,导致家装公司不接旧房装修活。
自购材料不许带
准备4月份装修新房的陈先生比较信任大品牌,他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某大型装饰建材大卖场下属的装修公司。
陈先生和设计师交谈后感觉不错,讨论到装修材料时,设计师告诉他,除了灯具、电器、灶具等物品,其他装修材料都必须在该大卖场购买。
陈先生以前到这家大卖场逛过好几次,虽然觉得该卖场的材料品牌不是最全,但质量相对有保障,售后服务也不错,装修材料都在这里买也可以接受。
不过,陈先生接下来就遭到“狙击”,他对设计师说:“我亲戚家装修余下一批瓷砖送给我,可否用在这次工程里?”设计师马上拒绝了他。
据知情者透露,装修公司的利润来源无非人工和材料,依托装饰大卖场的装修公司在材料上赚钱是普遍现象。
另外,很多没有装饰建材销售商背景的装修公司也会提出包下部分材料的要求,理由是家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不合格的油漆(苯)、地板(甲醛),如果用户部分使用自购的材料,一旦出现环保问题,容易扯皮。
正规公司业务员干私活
为了尽快装修新居,马小姐近一个月来连续接触一些装修公司。
在最近一次展会上,她在一家大公司的展位前多逗留了一会儿,就被一位发宣传单的工作人员“粘”上了。这位工作人员先是向马小姐介绍自己所在的公司如何如何好,当得知马小姐希望找一个价廉物美的装修公司时,这位工作人员立即小声说:“我有一个老乡自己做家装工程,价格很便宜,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带你去跟他谈。”
马小姐纳闷:“你不是这家公司的吗?”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你要的价格偏低,我们公司不会接的,再说你找公司做,公司最后还是转包给工程队,我给你推荐的这家就是工程队,价格是最低的。”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家装市场细分不够,给“游击队”许多可乘之机。一些家装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利用部分市民贪图便宜的心理私自接单,他们推荐的工程队大多是“游击队”。
小公司报价模糊
市民周先生通过朋友介绍,找了一家有资质的小型家装公司。现场看房、出图纸、报预算只花了两天时间,虽然效率挺高。但预算书却让周先生看花了眼,不仅很多项目没有注明所用材料的品牌和规格,一些重要项目如地板标注的某个品牌价格就比市场高出许多。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公司的报价一般比较清晰,而小公司之所以报价模糊,主要是它的总体报价比较低,只有在模糊的报价中玩“狸猫换太子”的把戏来获取利润,比如巧妙地降低材料的档次,装修中途增加一些额外的项目费用等。
对于家装市场上出现的这些怪现象,省室内修饰协会的专家说,这是家装公司只重“短期利益”的心理在作祟,其表象就是有的家装公司单纯追求家装“大单”,而忽视了诸如旧房装修等可扩展的商业空间;有的则是将家装视为“一次性消费”,而忽视了培养市场认同度和消费者的口碑;还有的则是公司自身实力不济所至。
而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不利于企业成长发展,也为家装“游击队”提供了不小的生存空间。要让这些现象消失,除了更为规范的市场管理外,家装公司也应重新审视自身,真正让消费者能从正规家装公司得到应有的良好服务。